中钢网,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安阳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安阳分站 >> 市场评论 >> 行业观点 >> 依法治污零容忍 钢企面临生死抉择

依法治污零容忍 钢企面临生死抉择

来源:金银岛 2015年03月11日 08:46:40 打印

  “苍穹之下,同呼吸共命运”一部100分钟的记录片在“两会”前夕引发声浪,重重地将环保问题赤裸裸的曝光在广大民众的视野中,所以环保问题必然会是此次“两会”的重中之重。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能否经过“两会”武装上“牙齿”,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而面对污染质问,已经深陷亏损泥沼的钢铁如何自我救赎?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环保到底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激化企业转型的催化剂?

  政策--“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

  环保部从2015年一跃成为最热门的衙门,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其实就是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力。两会上傅莹强调,环境保护法应是一部综合的法律,仅有一部环保法是不够的,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都要“动大手术”。目前正在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还将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所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有针对性地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针对钢铁行业的违法处理:一是违规违法企业如果在法律规定的整改期限内达不到整改目标,将按日连续计罚,上不封顶,这加大了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二是追究企业法人法律责任,对未批先建拒不改正、故意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违法行为,可给予企业法人治安拘留等处罚。企业环保违规,不但面临经济处罚,甚至将会给企业带来社会声誉的损失。

  难点:执行力度!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新的环保法重点在于“罚”。纵观前几年的环保执行情况,无非就是“你来我停,你走我开”,这种打游击的躲避方式十分普遍。新环保法如何杜绝这种阳奉阴违做法?难道都是直接关停吗?

  地方--即便不要GDP,削减粗钢产量任重而道远

  就拿全球闻名的“产钢大省”河北来讲,从数据来看,2014年河北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全年淘汰了1500万吨炼铁、1500万吨炼钢、超额完成淘汰任务。但是与此同时,2014年经济增速同比增长6.5%,未达8%的目标。虽然2014年中组部颁布新的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大幅弱化和淡化对GDP的要求,但是钢铁作为纳税大户,不可能任经济大幅下滑。根据金银岛【“十二五”收官钢铁淘汰产能几时休】文章中提到2015年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钢铁淘汰粗钢产量进一步加剧,但是更要防止的是产能的“明减暗增”。

  难点:不要GDP,那么未来经济靠什么?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显然又是地方政府头疼的另外一个问题。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钢企关停所遗留的一些列问题如土地处置、债务纠纷、人员安排等等都要考虑在内。如果面对不关停的企业,要如何妥善引导。但是考虑到社会安定因素,地方政府处置问题更不能激进。都说加快转型的步伐,减少重工业城市对这些行业的依赖程度,这些也是需要时间落实的。

  钢企--是否有环保设备决定着企业生死

  “成也钢铁,败也钢铁”。不论是环保、资金、产品升级、发展非钢产业,亦或者是产能过剩,都一拥而上针对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产业。如今面对环保的要求,直接将钢企呈现两极分化,是有环保设备的就能生,没有环保设备的就是死。最新做出反应的山东临沂,因其相关领导被环保部约谈,临沂市内的所有涉及污染的企业全部立刻停产整顿。这在以前环保部约谈是从来没有过的。

  1、国内钢企环保现状是什么?根据相关权威部门的估算,目前约有七成钢铁企业环保不达标,国内优秀企业的环保成本约110元/吨,而一些企业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环境监管薄弱等原因,其吨钢环保成本只有30元左右,或许甚至完全没有环保成本。如果要满足新排放标准,钢铁全行业实施环保改造总投资大约900-1100亿元,这些设备除尘设备、净化设备、水处理设备、清洗设备等,还有后期的折旧费,维修费。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钢铁企业要实现新标准的达标排放,吨钢环保成本大约为150-200元。(注意:这仅仅是针对已经有完善环保设备的钢企,正常开启运行的状态下所增加的吨钢成本。)

  2、环保成本谁来承担?对于钢价已经跌至十年来最低,盈利不及一个茶鸡蛋的钢铁行业来说,想要将通过企业自身的经营来分担成本基本上不可能。而一些有国企背景的钢企,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补助来完善,另一方面借力于其他业务融资,当然这是有前提要求的,必然是这个钢企的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力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杜绝对那些“僵尸企业”的输血。而对一些没有背景的小型钢企来说,不可能有这笔资金。因此而获益一条捷径就是钢企搬迁,比如重庆钢厂搬迁之后获得政府补贴20亿元。现在计划搬迁的还有青钢等等。因为搬迁其实就是重新建立一个新厂,所以设备都是全新的,完善的。最成功的案例就是首钢,现在号称“零污染”的典型范例,现在遇到史上最强的环保整顿,必然能够轻松应对。想通过搬迁获得政府补贴的只有国企钢厂,民营企业目前不太可能得到。

  3、中小钢企如何自救?根据金银岛调研了解到,唐山少数企业已经将原材料储存由露天式转为地下封闭式储存(如国丰等知名厂家)。对于冷轧厂来说有轧钢乳化液污染和镀锌钝化液污染的两种情况,需要上马废酸处理设备等,其投入资金需要一千万元左右(如胜芳一带的带钢厂),这些相对偏小数额对于部分钢企还能承担。类似于这样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环保系统来达标,然而对于一些什么环保设备都没有的钢企而言,只能干一天算一天。

  难点:因为开启一套环保设备所需要的成本较高,面对两千多块钱一吨的钢材来说,想要将突增的成本直接转嫁到下游比较困难。对于各类环保设备而言,有与没有将决定企业生死;开与不开则决定着企业盈亏,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自觉性。

  昨已就环保之"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对地方钢铁企业的影响,乃至于在执行过程中可将遇到的难点进行了评析。那么针对已经处于水深火热的钢铁行业来说,"零容忍"环保倒逼机制重压下,转型方向如何把控?如下详解。

  行业--转型即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环保之于钢铁行业而言可谓"双刃剑",一方面将钢企推到风头浪尖,逼至生死之际;另一方面将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足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不过在环保倒逼机制下,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以小换大,是目前钢铁行业正在做的事情,但是在危机并存的新常态下,还需要通过如下几项做到真正转型:

  1、产品升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关于钢铁行业的产品升级的问题,早在"十二五"计划初期就已经提出:为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钢铁企业将把产品升级放在首位,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钢铁产品性能和实物质量,加快标准升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让企业真正拥有"拿得出手"、"摆得上台"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才是王道商道。

  2、尝试将产能海外转移段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钢企开始尝试海外建厂,比如武钢在巴西建厂,鞍钢投资美国建厂,首钢在马来西亚建厂,河北钢铁南非建厂,包钢计划在蒙古国合资建厂等等。可见钢厂也在尝试买矿山之外的路径,海外建厂的依托有三个,一是政策托底下如"一带一路"鼓劲企业走出去;二是当地原材料资源丰富,比如铁矿石;再一个是当地对钢材的需求,这主要是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产能转移。通过这个路径可以更好、更合理的利用国外原材料资源,或者是供应国外的需求。

  3、建设钢铁生产基地,纵深产业链条

  国内企业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个是建立钢铁基地,一个是建立钢铁产业园区。首先是龙头企业做带领,以建立钢铁基地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比如武钢的防城港项目,宝钢湛江钢铁基地,还有最近山东钢铁集团的日照精品钢基地,投资567亿元,包括建立超过5000立方米的高炉两座。还有一些向钢铁产业园发展的钢企,比如辽宁本钢的钢铁产业园,广东韶关钢铁产业园等等。而不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钢企想要把最大程度的优化资源利用做到极致,把交通运输等情况,都糅合在一起,做到高效节能,提高产业利用率和利润率。

  4、多元化发展,增加非钢产业的占有份额

  钢铁行业发展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钢铁行业本身,向其他行业延伸发展"非钢"产业,早几年令人关注的就是武钢"养猪种菜",方大特钢经营矿泉水业务,五矿拟建立电商平台,河北钢铁拟在河北钢铁交易中心和内陆物流园区、钢铁贸易与现代金融、港口及船运物流、境外资源等四大领域谋求合作……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钢铁副产品深加工、钢材延伸加工……这些都是钢企多元化发展模式的尝试。

  5、自身精简企业轻装上阵

  我国钢铁业已进微利或亏损时代,那么面对这个新常态,企业在寻求对外发展新路径的同时,自身也要丢掉辎重轻装上阵。自身组织架构的精简,比如合一些部门,精简人员,甚至于降薪。

  难点:转型前期的心态调整,承认不足学习创新由师傅变徒儿;转型期间的产品技术革新以及时间资金等成本投入,还有新兴市场的开拓等等;转型后期的专业营管经验及长远发展等等的革故鼎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治理污染需要多久?

  参考欧美案例:1952年伦敦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前后导致1.2万人死亡,随后在1956年,英国议会迅速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加强治理空气污染,30年后情况终于得到了改善。美国洛杉矶也曾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那是在1943年,根据资料记载,当时雾霾天气造成了数千人死亡,令人震惊。从那以后,美国政府痛定思痛,开始着手治理空气质量,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强制工业企业对废气进行处理,提高汽车使用成本等等,直到1970年,随着《清洁空气法案》的出台,空气质量才有了明显改善。借鉴国外的的成功案例,首先是有法可依,制定新的法案,有法必依,严格的执法力度。其次就是巨大的资金投入,毫无疑问,环保是一场"持久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结论:之于环保而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欧美国家还要经历30年的时间来改善,国内不可因此就搞"一刀切"。而之于钢铁行业,环保是作为催化剂,激化国内钢铁行业整顿与洗牌,这给一些已经有实力的钢企提供更好的机会,当然也在此期间,生存压力迫使一些中小钢企努力寻求自我完善的途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