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开始,钢铁股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尤其是在最近两周,当大盘在3000点附近出现剧烈震荡时,钢铁股却屡次“单骑救主”,力挽大盘于危局之中。昔日备受冷落的钢铁股为什么近期表现如此抢眼?钢铁股走强之后,对市场又有何意味?
首先,作为市场表现最弱的股票,钢铁股积蓄了十分强劲的反弹能量。从2009年8月的3478点以来,大盘陷入了起伏温和的平衡市格局中。在此期间,钢铁股是表现最弱的板块。大盘每一轮上涨,几乎都轮不到它,而一旦钢铁股开始涨了,大盘的行情通常接近尾声了;相反,在大盘下跌的时候,钢铁股总是一路领跌。以申万黑色金属行业指数为例,从2009年8月的4627点到今年1月中旬的2600点,钢铁股的调整幅度是大盘跌幅的1.5倍,在所有大盘股中表现最弱,属于“苦大仇深”一族。正是这种长期落后于大盘的表现,使其风险释放较为彻底,安全边际明显提高。正是在这种跌无可跌的背景下,一旦遇到机会,就会揭竿而起。
其次,济钢和莱钢的资产重组引爆了钢铁股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停牌,4月中旬济钢和莱钢的重组方案出台,这成为钢铁股行情爆发的导火索。在较短的时间内,济钢和莱钢股价都实现了翻番,财富效应抢眼。它们不仅自身走势凶悍,而且还带动了相关的钢铁股走强,使得市场看到在钢铁股中也能赚到钱。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钢铁股行情越走越强。其中,财富效应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资金是一个逐利的“动物”,哪里有利可图,资金就会冲向哪里。这一点在股市里表现得特别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钢铁股行情实质上是资金推动性行情。
第三,大盘股行情在经过充分展开后,最终汇聚到钢铁股身上。事实上,年初以来,走势强于大盘的股票,先是集中在银行、房地产和钢铁这三个板块上。而随着行情展开,房地产和银行股的走势逐渐趋于滞重,而钢铁股强势不改。由于钢铁股在三大板块的竞争中成为最终赢家,成为适者生存的强势品种。这样,进入4月以后,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从银行和房地产股中“转场”进入钢铁股。
从有关行业分析资料看,去年我国钢材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而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却大幅下降。尽管大部分公司业绩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但这种增长更多的是通过产能和销售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的。“高产低利”的背后,是成本上升压力较大,但产品售价却受到压制的无奈。所以,钢铁行业是否已经步入景气循环,我们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钢铁股一季度以来的持续强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股票市场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期弱势积累了充沛的反弹能量,二是济钢、莱钢的重组带来了财富效应,三是其他大盘股资金部分转移到了钢铁股身上。
钢铁股无疑是目前市场的主流板块。由于行业的景气周期并不明显,其行业的基本面状况对持续走强的股价支持力道十分有限,而作为资金推动型行情,这些资金到底是长期驻留还是短线炒作,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目前大盘尽管保持了强势,但却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